为促进行业经验交流,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及风控技术水平,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在上海举办了“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TIS读书会”,江杰慧律师应邀参加,并做了“IDI保险追偿难点解析”的主题分享。江律师结合其十多年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经验,深入剖析了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(Inherent Defect Insurance,下称“IDI保险”)追偿的关键要点并给予实务建议。
江律师讲到,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下行,住宅预期增值空间减小、业主对工程质量敏感度显著提高,房地产开发商又因压缩工期和成本等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,在这种情况下,保险公司在IDI保险项下的理赔压力是显而易见的。加之IDI新规对保险公司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要求提高,且基本承保范围扩大,使得IDI 保险公司风险敞口加大,加强IDI保险前期风控与后期追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一方面,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难以完全避免,保险公司在理赔后向责任方追偿是其减少亏损的重要手段;另一方面,从制度设计角度看,追偿能确保责任方承担最终赔偿责任,避免责任错位,从而促进工程行业质量提升,从源头上实现风险减量。
江律师结合雨污管道损坏案、石材幕墙脱落案详细讲解了工程质量争议定责和定损的过程,阐明IDI保险追偿的核心难点在于工程质量争议解决的复杂性。江律师指出工程质量争议的相关方众多、合同界面复杂、交叉施工频繁,且每一个质量争议都存在多个技术因素影响,多因一果的情形十分常见,这些因素使得工程质量争议的责任认定极为困难。同时,定损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考虑修复方案的合理性,还需考虑修复费用的合理性。
通过这些案例,江杰慧律师总结出一系列实务建议:
1、保险公司应积极主导质量问题调查程序,化被动为主动,要意识到建设单位与保险公司可能存在不同立场,避免建设单位主导调查可能对保险公司追偿产生的不利影响;
2、保险公司应全面梳理合同关系,将相关主体完整纳入调查范围,各方界面应尽可能划分清晰;并应注意保障所有潜在责任方的程序权利,及时书面通知可能有责任的参建单位,如施工单位、材料供应商、设计单位、勘察单位等,要求各相关单位参与质量问题调查和定责过程;
3、调查后,如条件具备的,应尽可能形成定责结论,以降低后续追偿难度;
4、维修费用要公允、合理,减少扩大损失,避免将非必要、不合理费用纳入理赔范围;
5、专业力量早介入,重视早期策划:对于重大的理赔案件,应当尽早聘请懂工程质量争议的专业律师团队参与,在前期责任划分时做出有利于追偿的方案,为后期追偿打好基础;
6、在理赔后,保险公司应及时启动追偿程序,避免错过诉讼时效。
此外,江律师还指出,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(即TIS)优质的风险管理服务也能为追偿提供有力支持,TIS在风险管理服务过程中需融入 “追偿”的理念,加强文件管理,为后期追偿提供基础依据,还需重点关注交叉施工、工序前后衔接的界面的质量,更需注意风险评估报告的措辞。
江律师此次分享为 IDI 保险追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引,有助于保险公司在复杂的工程质量争议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,提高IDI保险追偿成功率,助力IDI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。
江杰慧律师毕业于天津大学,“工程管理+法学”复合教育背景,红圈所从业近10年,专注于建设工程、房地产领域法律服务。
• 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有深入研究,能够很好地将技术问题与法律问题进行有机结合、有效转化,并高效呈现给客户、裁判者;
• 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风控有独到见解,能够提供可落地的实操方案;
• 对工程争议解决有丰富经验,在最高院、高院及各级法院、仲裁机构均有优秀代理业绩;
• 对工程事故调查与应对,有专门研究与丰富实践,致力于通过“法律+技术”的专业服务化解工程人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安全焦虑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联系方式:jessicajiangjh@126.com